紫叶李果子能吃吗?
“紫叶树观赏价值大,并不具备食用价值。”刘莉告诉记者,这种生长在道路两侧的紫叶李树,会吸收大量的汽车尾气和粉尘等污染物,这些有害物质会对身体产生危害,其重金属含量可能会**出果品规定的标准。同时,园林绿化苗木品种多,病虫害防治复杂,经常会喷洒大量的农药,而防治病虫害所用药品或将对果实食用造成隐患。因此,她建议市民不要随意采摘紫叶李果实,更不要轻易品尝食用。
紫叶李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,紫叶李嫩叶鲜红色,叶是紫红色的,这也是紫叶李与众花显著的区分,叶长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,长4~8cm,叶缘有不整齐的细钝齿,叶面红色或紫色,背面色彩更红;紫叶李的花为单瓣,花径较小,无香味,花叶同放,它并早春开放,紫叶李的花瓣较圆,且花瓣*没有“花缺”。紫叶李,花瓣白色, 长圆形或匙形,边缘波状,基部楔形;
紫叶李花期:
紫叶李早,另外远看开花的紫叶李像蒙了层薄雾,紫叶李一个花序1-2朵紫叶李的叶子通常是黑紫色的,也许它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此。也有些紫叶李的叶子是深红色的,所以又被称为“红叶李”;紫叶李果实较小,暗红色,果肉薄,味酸涩;从枝条颜色,紫叶李,枝条细长,开展,暗灰色,有时有棘刺;小枝暗红色,。紫叶李骨干枝开张度小,枝条向上生长的多,紫叶李,叶片椭圆形、卵形或倒卵形,边缘有圆钝锯齿,有时混有重锯齿,上面深绿色,,中脉微下陷,下面颜色较淡,叶常年紫红色;
紫叶李树干与树叶的颜色不同:紫叶李的树皮深灰,树叶在早春是暗红的,到了暮春则会变成黑紫;
紫叶李的花托形状不同:紫叶李的花托边缘呈半圆形,有时向外翻卷紫叶李是花叶同生,开花的时候同时长出新叶。紫叶李花朵虽然细碎,但白中含粉,开满枝头,远远望去,宛如飘落大地上的一片云霞,颇有气势。
紫叶李叶常年紫红色,观叶树种,孤植群植皆宜,能衬托背景。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,在绿叶丛中,像一株株**败的花朵,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宜于建筑物前及园路旁或草坪角隅处栽植。
紫叶李栽培技术
扦插繁殖
1.插条准备:选择树龄3至4年,生长健壮的树作为母树。在深秋落叶后从母树上剪取无病虫害的当年生枝条,也可结合整形修剪将剪下的粗壮、芽饱满,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枝条作为插条。将选出的插条剪成40至50厘米的枝段,按100至200支打捆,用湿沙埋入贮藏。
2.苗圃地选择和整地:苗圃地应选择排灌和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,土层要求为深厚、肥沃、疏松的沙壤土。整地前,每亩地均匀撒施1至1.5吨腐熟农家肥,并用50%多菌灵1500克或兑水撒于土中,进行土壤杀菌消毒;再用4000克50%锌硫磷颗粒剂撒施杀灭地下害虫。然后深耕、细耙、整平土地,清除杂草废农膜等杂物,做畦。畦长根据圃地而定,畦宽1米;畦与畦之间留沟,沟宽0.3米,深0.2米。做好后稍加,将畦面中耕耙平,准备扦插。
3.扦插时间: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。
4.扦插方法:扦插前,先将刚剪下的或贮藏在湿沙中的枝条,剪去细弱枝和失水干缩部分,然后自下而上,将长枝条剪成长10~12厘米,有3~5个芽的插穗。插穗下端近芽处
剪成光滑斜面,以增加形成层与土壤的接触面,有利于生根。插穗上端距芽眼0.8~1厘米处剪齐成平面。插穗剪好后,应立即将其下端斜面浸入清水中浸泡15~20个小时,使插条充分吸足水。用50×10-6ABT6号生根粉按比例配成生根剂,蘸浸插穗以利生根。插穗斜面向下插入土中,株行距5×5厘米,上端的芽露出地面0.5~1厘米。扦插后立即放水洇灌,使插穗与土壤密接。待地面稍干后用双层地膜覆盖保墒,同时在畦面上搭1米高与畦面同宽的塑料小拱棚以利保温、御寒。
5.扦插苗管理:苗床有地膜和小拱棚的可保持长时间不必灌水,如地膜下土壤干燥,再沿畦沟洇灌一次水。温度降至零下5℃时,应在拱棚外加草帘防冻保温;气温升至0℃后,白天揭开草帘,夜晚四周围草帘;温度达到5℃以上时,白天应打开拱棚,适当
放风,防高温灼伤幼苗。3月初,幼苗高3~5厘米时,白天揭开地膜通风练苗,随幼苗生长逐渐加大通风量。3月中下旬至4月初,注意保持苗床潮湿。4月中旬揭去棚膜,及时施肥、除草、浇水。
6.移植苗管理:4月下旬,选阴雨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后进行移植。起苗前,苗床灌足水,以利起苗减少伤根,根系又能多带泥土。现起苗现栽植,提高移植成活率。移植时株行距20厘米×30厘米。移植前每亩地施4至5吨腐熟农家肥和含量各15%的三元复合肥0.05吨,深耕细耙后移植。栽后浇足水,育苗地保持不干不过湿,并加强病虫草害防治。6月初,阴雨天前或土壤干旱灌溉前,每亩地撒施尿素0.025吨,以促进苗木生长。当年移植苗平均高度可达1.5米左右,地径1.5厘米。
芽接法
砧木可用:桃、李、梅、杏、山桃、山杏、毛桃和紫叶李的实生苗,相比较而言,桃砧生长势旺,叶色紫绿,但怕涝;李做砧木较耐涝;杏、梅寿命较长,但也怕涝。在华北地区以杏、山桃和毛桃作砧木为常用。
嫁接的砧木一般选择两年生的苗,是专门做砧木培养的,嫁接前要先短截,只保留地表上5~7厘米的树桩,6月中下旬,在事先选做接穗的枝条上定好芽位,接芽要饱满、壮实,无干尖和病虫害。用经过消毒的芽接刀在芽位下2厘米处向上呈30°斜切入木质部,直至芽位上1厘米处,然后在芽位上1厘米处横切一刀,将接芽轻轻取下,再在砧木距地3厘米处,用刀在树皮上切一个“T”形切口,使接芽和砧木紧密结合,再用塑料带绑好即可。嫁接后,接芽在7天左右没有萎蔫,说明已经成活,25天左右就可以将塑料带拆除。
高空压条法
①枝条的选择:枝条要选择树势较强,无病虫害的植株,枝条直径一般为1~2厘米,以2~4年生枝条为。
②压条操作:压条在春季4月中旬至5月中旬进行,在压条上选择适宜的部位用嫁接刀刻划两道刻痕,间距1.5厘米左右,然后对刻痕间的表皮进行环剥,环剥后立即套上塑料袋,并在下刻痕下部将塑料
袋系死,然后将调好的沙壤土泥浆放入塑料袋,捏成球状,泥球要将环剥处包裹住,并使其处于泥球的中部,然后将塑料袋上口系死。
③后期治理:塑料袋封好后要经常进行检查,查看泥球是否干硬,假如土球柔软,说明包扎效果较好,土壤含水量较高。大约45天后伤口可以愈合并开始生根,秋末落叶后,将压条在泥球下部剪断,剪开塑料袋后进行移栽。假如干硬则说明塑料袋有漏气的地方,要立即用注射器注入水,并在原塑料袋外再套一个塑料袋。
混交林主要的是根据作物喜光与耐荫,树根扎根的深度,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进行不同树种间的混合搭配,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合理分配不同层的光照,水分和养分。
紫叶李与泓森槐混交林,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,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,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,改善立地条件,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。
紫叶李过程中常见的病害:
在紫叶李的养护管理过程中,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性穿孔病、还有流胶病。
1、性穿孔病
性穿孔病一般是现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小褐点,随着病害的发展,后病斑逐渐干枯并脱落成孔状。华北地区一般在5月发病,夏季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。而且连续的阴雨天或受蚜虫等昆虫危害严重时,发病更为严重。
防治方法:
(1)合理修剪,使植株通风透光
(2)注意防治蚜虫、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
(3)春季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进行预防
(4)发病初期喷施95%灵或15%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间隔一周喷施一次,连喷3~4 次。
2、流胶病
流胶病并不单单是危害紫叶李,它几乎可以侵染所有的蔷薇科树木,比如桃树、李树都会发生,而且以5月份和8月份为发病高峰。流胶病主要分为生理性流胶和侵染性流胶,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详细的讲过,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
《树木流胶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》。
防治方法:
(1) 在修剪过程中,尽量减少伤口,而且修剪后要及时对伤口涂抹剂,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。
(2)在冬天要注意防寒,避免其发生冻害。
(3)在4月底及8月初两个容易发病时期,可以对植株树叶及树干整株喷施代森锰锌、多菌灵、百菌清等进行预防。
(4)对于已经发生流胶病的紫叶李,可以用刀将流胶刮除,然后在流胶处用刀划一些横刀和竖刀,再用、戊唑醇等进行涂抹。